你想象不到这些地方也有足球联赛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这个名号不光在于其受众之多、市场价值之大,还在于其流行范围之广。

在一般人的视野之外,甚至是想象力之外,许多弹丸之地、极寒之地、辽远之地,可能连一个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球场都没有,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展并推广着足球运动,而且建立了体系健全的多队联赛。

• 世界上规模最小的足球联赛——只有两支球队的英格兰锡利群岛联赛。两队(加里森与伍尔派克流浪者队)每年进行 18 场双循环「联赛」,他们还有仿照英格兰本土的「足总杯」、「联赛杯」与「慈善盾杯」。这个只有两队参加的「联赛」依旧年年举行,毫无废止迹象

放眼欧洲地图,位处最西南端的直布罗陀就像一根伸入地中海的拇指,扼守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重要战略水道——直布罗陀海峡。这块面积仅有 5.8 公里、人口仅有3.4万人的弹丸之地,却拥有一个历史长达百年的足球联赛。

早在 1892 年,这里就诞生了第一家足球俱乐部——威尔士亲王队。1895 年成立的直布罗陀足协,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协会之一。

1907 年,「直布罗陀足球联盟」正式成立,这个时间甚至要早于今天绝大多数欧洲主流联赛。英国皇家海军水手与土著居民的对决,成为直布罗陀联赛建立以来的主基调。

• 能够容纳 5000 人的直布罗陀代表队的新主场「维多利亚体育场」,就在机场跑道与著名的巨岩之间

1909 年,直布罗陀联赛就扩容为有升降级的两级联赛。鼎盛时期的直布罗陀联赛增加到了四级规模,各队精英组成的直布罗陀代表队甚至在 1949 年 2-2 逼平过皇家马德里队。

长期以来,直布罗陀足球发展的最大阻碍并非场地与人口规模,而是政治。二战之后的西班牙曾经坚持要求收回直布罗陀,为此不惜对这里进行了孤立政策。从五十年代开始,西班牙政府禁止直布罗陀球队与西班牙球队比赛,也坚决直布罗陀加入区域性足联的努力。

因为没有正式的国际承认,直布罗陀代表队只能参加国际足联以外的「岛屿运动会」。

• 「岛屿运动会」是欧洲非主权岛屿间举行的运动会,图为法罗群岛发行的岛屿运动会足球项目邮票

进入新世纪后,直布罗陀方才获得最终上诉的成功,加入了欧足联(2013)与国际足联(2016)。

重新上阵的直布罗陀代表队,一度尴尬地排在国际足联排名的倒数第一位。直到 2018 年,这支鱼腩球队客场爆出大冷,1:0 击败了拥有姆希塔良的亚美尼亚队,才终于取得了 22 连败之后的首场胜利。

从 2019-20 赛季开始,「直甲」与「直乙」合并成为一共 12 队的「直布罗陀国家联赛」。这个在「巨岩与硬地」之间绵延一百多年的袖珍足球联盟,也开始展望起竞逐欧冠、欧联的美好未来。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领土面积只相当于 61 个足球场,人口只有 70 个足球队那么多,其中大多数人还是垂垂老矣的白袍神父。但就是这么一个广场大小的地方,国民也发展出了自己的足球联赛。尽管,他们的所有比赛都要在国外的意大利打响。

从教皇的瑞士卫队开始,到梵蒂冈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再到神职人员,梵蒂冈人逐渐开始参与足球运动。

早在 1947 年,梵蒂冈就组建了「梵蒂冈杯」,参赛的是四支球队,但决赛因故停办。1966 年成立、由梵蒂冈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博物馆队」是梵蒂冈第一个足球俱乐部,此后几年里各家俱乐部纷纷成立。

1972 年「梵蒂冈城锦标赛」开打,次年诞生了该国第一个联赛冠军——「罗马观察家报队」。

1985 年,梵蒂冈还成立了与联赛并行的杯赛。2005 年,梵蒂冈开始举办联赛冠军与杯赛冠军对决的梵蒂冈超级杯。

今天的梵蒂冈足足有八支足球队,教皇甚至豪言要建立一支可与罗马和AC米兰争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梵蒂冈还凭借自身的特殊地位,举办了国际性的「神职者杯」比赛,吸引天主教世界的神学院学生、牧师参赛。

从 2007 到 2019 年,这个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直至新冠疫情才停办。十六支球队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个国家,在上帝的注视下奋力拼杀。

神职者杯还设立了特殊的比赛规则,比如出现犯规的时候,裁判会掏出蓝牌让犯规队员下场休息五分钟,冷静之后再上场比赛。用圣座国务卿的话说,足球运动的意义在于「回归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启迪价值,让人们感受到友谊与分享的快乐」,用蓝牌而不用红牌,展现了耶稣基督的宽容与救赎精神。

• 神职者杯在梵蒂冈唯一的足球场——位于「国外」罗马城的佩特里亚纳体育场开踢,这座球场可以容纳 500 名观众,坐在球场里就能远眺圣彼得大教堂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这里的足球比赛却只能压缩在短短六天之内。原因无他,天气太恶劣,场地太脆弱。

格陵兰岛虽然是世界最大岛屿(216 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区区 5 万多人。全国人口加在一起,也坐不满一座中型的英超足球场。然而就是人口这么少的国家,却拥有五千名注册在案的足球运动员——也就是说,全国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是踢球的。

格陵兰联赛是全球唯一一个在北极圈内进行的足球联赛。2016 年以前,岛民还只能在砂石地面上踢球,几乎每届比赛都会有人受伤或是骨折。近年来,格陵兰人终于拥有了人工草皮的足球场——这里的自然条件不允许有天然草皮。

格陵兰联赛——格陵兰男子足球冠军杯早在 1958 年就成立了,并且从未中断延续至今。每年进入决赛周的六支球队必须在一周之内打完所有比赛,并且自掏腰包支付差旅费与食宿费用。

考虑到格陵兰沿海地区非常容易出现突发天气事件的现实,主办城市还会在赛事期间先行扩充基础设施(比如医院、饭店、警力),并且随时准备好与暴风雨与大雾「打游击」,推迟比赛或是更换场地。

一年一度的足球联赛是全岛岛民的嘉年华,直接参与比赛的球员加上观众几乎可以占到全岛人口的一半。

为期一周的联赛甚至达到了一天一场的超高密度,从全岛各地赶来的各队球员光是在路上就要耗掉一周时间,不少球员为了顺利参加比赛,甚至不惜先辞掉本职工作,在为期三周的赛事结束之后再回家找工作。岛上的国民福利不错,失业风险并不能吓退热爱足球的岛民。

格陵兰岛的俱乐部名称也记录了该岛足球联赛的历史变迁。历史太短、人口太少、地域僻远,新组建的俱乐部并不容易找到可以展现自身社区历史文化的合适名字,只好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以球队组建的年份给自己命名。

来自格陵兰岛首府努克的 B-67 队(成立于 1967 年)被称为格陵兰的皇家马德里队,他们一共赢过 13 次联赛冠军。岛西的 N-48 队(成立于 1948 年)是他们的老对手,该队也拿过 10 次联赛冠军。

格陵兰岛交通昂贵,航班稀少,岛内往返严重依赖渡船。以B-67队为例,该队95%的经费都花在了交通上。球队获得的食宿补助相当有限,踢球也不领工资。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发自内心热爱这项运动。」B-67队就有队员曾经因为航班延误只能改成坐船前往比赛地,足足花了六个小时才到达。

用不少格陵兰球迷的话说,格陵兰足球比英国足球还要好,原因很简单,格陵兰联赛更接近一个真正的社区,所有人都认识所有人。

让英国和阿根廷两国为之开战的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虽然只有两千多人口,也有自己的足球联赛。

根据群岛足协的官方记载,足球运动在 1892 年就传入该岛了,最早的比赛是在英国皇家海军水手与当地居民之间进行的。

1916 年以前就成立的斯坦利港足球队,寿命甚至长于美洲杯与世界杯。这个俱乐部也得到了「福克兰国家队」的绰号。

1947 年,福克兰群岛联赛成立,参与联赛的岛上球队有四到七队不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马岛/福克兰足球联赛曾经中断了两年(1982-84)。

相比岛民们自己的球赛,该岛与足球更多的缘分还是在国际大赛赛场——声索群岛主权的阿根廷与英国都是足球强国,每一次阿根廷国家队与英格兰队在国际比赛相遇,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的话题总会被重新炒作,成为阿根廷人「复仇」的依据。

早有好事者提出,两国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在马岛举行一次足球对抗赛,决定两次比赛间隔期的主权归属——让足球取代战争,看看谁有本事拿下马岛的主权。

• 2014 年世界杯前夕,阿根廷国家队因在友谊赛宣示马岛主权,被国际足联罚款 24700 欧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Previous post 椰子:“欧冠先放一放我们要回来争榜首了!”
Next post 齐活了!欧洲第一教练安切洛蒂凑齐“意英法德西”五大联赛冠军